新疆行吊起重机作为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型设备,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操作人员生命安全与生产秩序。在使用过程中需从设备检查、操作规范、环境管理等多维度落实安全措施,具体注意事项如下:
一、作业前的安全检查
设备基础检查
需确认行吊轨道固定螺栓无松动,钢轨接头处平滑过渡,防脱轨装置完好。乌鲁木齐起重机小编说大车、小车运行机构的制动器间隙应控制在0.5-1mm,制动轮表面不得有油污,通电测试时制动响应时间需≤0.5秒。钢丝绳应符合GB/T 20118-2017标准,断丝数在一个捻距内不得超过10%,绳端固定的绳卡数量根据直径确定(φ12mm以下用3个,φ12-20mm用4个),且方向需与绳体弯曲一致。
电气系统检测
检查电缆滑线有无破损,接地电阻应≤4Ω,控制回路电压波动不得超过额定值的±10%。限位开关需进行模拟动作测试,确保大车、小车及吊钩的行程限位能可靠切断电源,紧急停止按钮的动作响应时间应<0.3秒。
吊具索具核查
乌鲁木齐起重机小编说吊钩应无裂纹、变形,危险截面磨损量不得超过原尺寸的10%,防脱钩装置必须灵活有效。使用吊带时需查看标签额定载荷,严禁超载使用,若发现吊带出现2%以上的局部破损或软化现象应立即报废。
二、作业中的操作规范
吊装前准备
吊装物重量需经核算,严禁超过行吊额定载荷的80%(空载试车时例外)。起吊前应进行试吊,将重物吊离地面300mm后停滞10秒,检查制动性能及吊具受力情况。对于不规则物体需使用专用吊具,重心偏移时应采取配重平衡措施,捆绑点的承载强度应≥1.5倍吊装重量。

运行控制要点
新疆行吊起重机小编说起升机构的上升速度应均匀,加速度不超过0.2m/s²,下降时严禁自由下落。大车运行时,吊钩与建筑物的安全距离需≥0.5m,经过人员区域时高度应≥2m。两台行吊共吊一物体时,每台分担重量不得超过额定载荷的75%,且需设专人统一指挥,同步误差控制在0.1m/min以内。
应急操作规范
遇突然停电时,应立即将控制器扳至零位,启用应急电源使吊钩缓慢下降。发现异响或异常振动时,需在安全区域停车检查,卷筒上的钢丝绳余留圈数不得少于3圈。发生钢丝绳跳槽时,严禁在未断电情况下用手直接复位,需使用专用工具处理。
三、作业环境安全管理
空间环境要求
作业区域应设置警示标识,半径5m内禁止非操作人员进入,夜间作业照明照度需≥50lux。高温环境(>40℃)下连续作业不得超过2小时,低温(<-10℃)时应预热运行15分钟。多台行吊在同一轨道运行时,间距应≥2m,需安装防撞预警系统,响应距离设定为1.5m。
气象条件限制
遇6级以上大风(风速>10.8m/s)时必须停止作业,将吊钩升至高处并切断电源。雨雪天气后,轨道需清理积雪并测试制动摩擦力,潮湿环境下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应≥0.5MΩ。粉尘浓度超过2mg/m³的场所,需配备防爆型电气元件和防尘罩。
人员防护措施
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砸安全帽和绝缘手套,高空作业(>2m)时需系双钩安全带,安全带固定点的抗拉强度应≥15kN。每班作业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,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,证书复审周期不得超过3年,每年需进行一次体检。
四、设备维护保养规范
定期检查项目
每日作业前检查制动器间隙和限位开关,每周润滑卷筒轴承(使用钙基润滑脂),每月检测钢丝绳磨损量和电气绝缘性能。季度检查需解体检查齿轮箱,齿面接触斑点应≥70%,年度大修时需进行无损探伤,重点检测吊钩、吊臂等关键受力部件。
润滑管理要求
各润滑点的加油量需符合说明书规定,减速器油位应在油标1/2-2/3处,油温不得超过80℃。钢丝绳每两周涂抹一次专用润滑油,涂抹前需用煤油清洗表面油污,润滑后静置2小时再使用。
故障处理流程
建立三级保养制度,一级保养(日常)、二级保养(月度)、三级保养(年度)需形成书面记录。发现结构件裂纹时,需立即停止使用,经焊接修复后进行1.25倍额定载荷的静载试验,持荷时间不少于30分钟。电气故障维修必须执行"上锁挂牌"程序,测试绝缘电阻前需放电3分钟以上。
五、安全培训与记录管理
培训考核标准
新操作人员需完成120学时的理论培训和80学时的实操训练,考核通过率需达。每年进行一次复训,内容包括新型安全技术和事故案例分析,考核不合格者需离岗培训。指挥人员需掌握GB/T 5082-2019手势信号标准,视力矫正后应≥5.0,听力距离≥50m。
记录存档要求
建立设备台账,详细记录每次维修保养数据,关键部件更换需保存质量证明文件。作业日志应包含起吊重量、运行时间、环境参数等信息,保存期限不少于3年。事故记录需在24小时内上报,包含现场勘查数据、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,形成闭环管理。
新疆行吊起重机小编说通过建立"人机环管"四位一体的安全管理体系,将风险控制指标量化为可监测的技术参数,实现从被动防护到主动预防的转变。建议企业每季度开展一次应急演练,模拟断绳、倾覆等极端工况,提升操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,确保行吊设备在全生命周期内的本质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