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疆行吊起重机作为工业生产中的关键设备,其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与作业安全。巡检与故障排除需遵循“预防为主、系统排查、定位”原则,通过规范化流程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。以下从巡检体系构建、核心部件检查要点、常见故障排除逻辑、智能化技术应用四个维度展开说明。
一、构建全周期巡检体系
日常点检标准化流程
新疆起重机厂小编说每日作业前需执行“十字检查法”:看(结构变形、连接松动)、听(电机异响、齿轮啮合杂音)、摸(轴承温度、制动片磨损)、闻(电气元件焦糊味)、试(限位器、急停按钮功能)。重点记录大车/小车轨道有无裂纹,钢丝绳跳槽痕迹,卷筒排绳是否整齐,各润滑点油位是否在刻度线范围内。
定期深度检测方案
每周进行负载测试:以1.1倍额定载荷进行静载试验,保压10分钟观察主梁下挠度(不得超过L/700,L为主梁跨度);每月使用超声波探伤仪检查吊钩危险截面磨损量(达原尺寸10%需报废),用塞尺测量制动器瓦块与制动轮间隙(应在0.5-1mm)。
特殊工况强化巡检
在高温环境下增加电机绕组温度监测(温升不超过80K),潮湿环境重点检查电气柜内除湿装置,多粉尘场所需每日清理限位开关触头上的积尘,避免接触不良。
二、核心部件检查技术规范
金属结构系统
主梁:采用全站仪检测跨中上拱度(应≥0.7L/1000),腹板波浪度用1m平尺测量(离上翼缘100mm处≤8mm)
连接节点:高强度螺栓需使用扭矩扳手复紧(M20螺栓预紧力矩400-450N·m),销轴连接部位检查开口销是否完整,有无剪切变形

传动机构
减速器:油样分析每季度一次,铁谱仪检测金属磨粒浓度(≥50ppm需换油),运行时油温不得超过60℃
联轴器:弹性柱销式联轴器的橡胶圈磨损量超过3mm必须更换,齿式联轴器齿面接触斑点应≥70%
安全保护装置
起重量限制器:模拟1.05倍额定载荷时应报警,1.1倍时切断上升电源
行程限位器:触发后制动距离不得超过0.5m,缓冲器压缩量应在20-30mm范围
三、故障排除逻辑与处置策略
电气系统故障树分析
新疆起重机厂小编说当出现起升机构无动作时,按以下路径排查:
① 检查总电源断路器状态→② 测量控制回路电压(应为AC380V±10%)→③ 检测上升接触器线圈电阻(正常300-500Ω)→④ 用万用表通断档测试限位器触点→⑤ 拆解检查电机碳刷磨损情况(剩余长度<10mm需更换)
机械故障应急处置
制动器失效故障处理:
立即执行紧急制动(使用应急制动手柄)
检查制动弹簧是否断裂(自由长度偏差>5%需更换)
测量制动轮圆度误差(超过0.5mm需车削加工)
调整制动间隙时,确保两侧瓦块同步接触(偏差≤0.2mm)
液压系统常见问题
液压推杆制动器不复位故障:
① 检查油箱油位(应在液位计2/3处)→② 检测液压泵出口压力(正常6-8MPa)→③ 拆解溢流阀清洗阀芯→④ 更换老化的密封圈(重点检查活塞杆密封处)
四、智能化监测技术应用
物联网状态监测系统
在关键部位部署传感器:
主梁应力监测:采用光纤光栅传感器,采样频率1kHz,应力变化速率超过5MPa/s自动预警
电机振动分析: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振动频谱,通过FFT变换识别轴承故障频率(如6205轴承内圈故障频率156Hz)
数字孪生故障模拟
建立设备三维模型,导入实时运行数据,可模拟以下场景:
钢丝绳断丝扩展过程(当断丝数达10%时剩余寿命预测)
轨道不均匀沉降对大车运行的影响(沉降差超过1/1000L时的纠偏方案)
AI辅助诊断系统
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识别模型:
采集10万+故障样本训练CNN网络,对异响识别准确率达92%
红外热成像图分析电机温度场分布,提前15天预警绝缘老化故障
五、维护保养质量控制
润滑管理规范
钢丝绳润滑:新疆行吊起重机小编说使用专用石墨润滑脂(滴点≥180℃),涂抹前需用煤油清洗旧油,润滑周期随使用频率调整(每日作业8h以上时每周一次)
轴承润滑:调心滚子轴承填充量为轴承腔的1/3-1/2,采用锂基润滑脂(NLGI 2级)
维修作业安全管控
高空作业时设置双保险防坠装置(安全带+安全网)
电气焊作业前清理可燃物,配备2个8kg干粉灭火器
涉及结构件焊接需持有特种设备焊接证书,焊后进行24h保温处理
备品备件管理
建立关键件小库存:
钢丝绳(按大卷筒容量1.5倍储备)
制动片(每台设备储备4套)
PLC模块(重要控制单元1:1备用)
新疆起重机厂小编说通过建立“检测-诊断-维修-验证”的闭环管理体系,配合预测性维护技术的应用,可使行吊起重机故障停机率降低40%以上,寿命周期延长20%。建议每半年开展一次FMEA(故障模式影响分析),持续优化巡检标准与故障处置预案,确保设备始终处于佳运行状态。